投资项目管理师历年真题5卷

投资项目管理师历年真题5卷 第1卷
B:改革快速推进、重点突破
C:改革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全面转变
B:比值法
C:费用比率法
D:加权单元法
E:监督人员评价法
B:发挥国家规划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导向作用
C:规划工作要研究战略,提出实施战略的权威性
D:强化战略性手段和战略性标准对实施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
E:加强对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跟踪研究,及时提出补充、替换和调整战略的对策
B:BIM应用可以帮助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C:BIM的应用将促进工程项目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D:BIM实现的产品信息集成是建设项目集成化建设的基础
B:电子货币
C:纸币
D:活期存款
B:为了完成各项项目管理工作,必须拥有专业齐全的项目管理人员
C:为了完成各项项目管理工作,应该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
D:为了完成各项项目管理工作,必须拥有强势的经济实力
B:共同发展
C:结构调整
D:深化改革
B:风险估计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E:风险对策
B:15
C:20
D:30
投资项目管理师历年真题5卷 第2卷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划分市场与政府的合理界限是一个持久的问题,的有效解决
C: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不可行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家收支平衡
B:系数估算法
C:指标估算法
D:生产能力指数法
B:风险转移
C:风险抑制
D:风险自担
B:结构调控
C:供给调控
D:统一调控
E:需求调控
B:管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报批单位
B:管理
C:经济
D:技术
B:所有制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C: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全国统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D: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险收支矛盾突出,社会统筹层次偏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E:农村社会保障尚处于初级建成阶段
B:材料质量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的比较
C:材料质量和技术设计要求的比较
D:设备质量和技术设计要求的比较
E:设备质量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的比较
投资项目管理师历年真题5卷 第3卷
B: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对原有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补偿的投资被称为基本建设投资
C: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被称为更新改造投资
D:固定资产周转时间长,有"长期投资"之称
E:流动资产一次性预付、一次收回,回收期限短
B:采用“快速路径法”的生产组织方式
C:减少设计变更
D:有利于合同价格的确定
E:有高层管理的参与
B:跨市级规划
C:跨省级规划
D:跨县级规划
B:依靠科技进步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B:价值规律
C:供求规律
D:生产规律
E:投资规律
B:内部控制是一个静态过程
C: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
D:内部控制通过一整套政策和程序,对运营过程起着监督和保障作用
E:企业投资者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B:施工场地和施工条件的准备
C:材料设备订货
D:提出开工报告
E:施工安装招标
B:风险回避
C:风险抑制
D:风险自担
B:拟定人员招聘和培训计划
C:制定项目运营的时间
D:制定项目移交工作计划
E:制定项目运营准备计划
投资项目管理师历年真题5卷 第4卷
B: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C:企业建设制度
D:企业项目建设制度
E:企业会计制度
B:资本形成总额
C: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D:最初消费
E:固定资产总额
B:CM合同形式一般采用“成本+利润+风险部分费用”方式
C:CM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D:CM单位对各分包商的资格预审、招标、议标及签约,都必须经过业主的确认才有效
B:建设投资
C:流动资金
D:经营成本
E:所得税
B:单一性
C:一次性
D:循环性
B:2
C:3
D:5
B:人们对事件预期的认识
C:人们通过主观努力而得到的实际结果
D:人们对于事件结果的预期认识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某一地块有两种开发方案。
A方案:一次性开发建筑面积为45000㎡的多层住宅,需投入总成本费用(包括前期开发成本、施工建造成本和销售成本,下同)9000万元,开发时间(包括建造、销售时间,下同)为18个月。
B方案:将该地块分成东、西两区分两期开发。一期在东区先开发建筑面积为36000㎡的高层住宅,需投入总成本费用8100万元,开发时间为15个月。二期开发时,如果一期销路好,且预计二期销售率可达100%(售价和销量同一期),则在西区继续投入总成本费用8100万元开发建筑面积为36000㎡的高层住宅;如果一期销路差,或暂停开发,或将西区改为开发建筑面积为22000m㎡的多层住宅,需投入总成本费用4600万元,开发时间为15个月。
两方案销路好和销路差时的售价和销量情况汇总于表。有关系数表见表。
根据经验,多层住宅销路好的概率为0.7,高层住宅销路好的概率为0.6。暂停开发每季损失10万元,季利率为2%。
问题:
1.两方案销路好和销路差情况下分期计算季平均销售收入各为多少万元?(假定销售收入在开发时间内均摊)
2.绘制两级决策的决策树。
3.试决定采用哪个方案。
注: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季平均销售收入计算如下。
(1)A方案开发多层住宅。
销路好:4.5×4800×100%/6=3600万元
销路差:4.5×4300×80%/6=2580万元
(2)B方案一期。开发高层住宅:销路好:3.6×5500×100%/5=3960万元
销路差:3.6×5000×70%/5=2520万元
(3)B方案二期。开发高层住宅:3.6×5500×100%/5=3960万元
开发多层住宅:销路好:2.2×4800×100%/5=2112万元
销路差:2.2×4300×80%/5=1513.6万元
2.画两级决策树如图所示。
3.方案判定。
(1)机会点①。
净现值的期望值:(3600×0.7+2580×0.3)×(F/A,2%,6)-9000=(3600×0.7+2580×0.3)×5.601-9000=9449.69万元
等额年金:9449.69×(A/P,2%,6)=9449.69×1/(P/A,2%,6)=9449.69×(1/5.601)=1687.14万元
(2)机会点②。
净现值的期望值:[10563.48×(P/F,2%,5)+3960×(P/A,2%,5)3×0.6+[4507.78×(P/F,2%,5)+2520×(P/A,2%,5)]×0.4-8100=(10563.48×0.906+3960)44.713)×0.6+(4507.78×0.906+2520×4.713))40.4-8100=16940.40+6384.32-8100=15224.72万元
等额年金:15224.72×(A/P,2%,10)=15224.72×1/(P/A,2%,10)=15224.72×(1/8.917)=1707.38万元
(3)机会点③。
净现值的期望值:3960×(P/A,2%,5)×1.0-8100=3960×4.713×1.0-8100=10563.48万元
等额年金:10563.48×(A/P,2%,5)=10563.48×1/(P/A,2%,5)=10563.48×(1/4.713)=2241.35万元
(4)机会点④。
净现值的期望值:-10×(P/A,2%,5)=-10×4.713=-47.13万元
等额年金:-47.13×(A/P,2%,5)=-47.13×1/(P/A,2%,5)=-47.13×(1/4.713)=-10.00万元
(5)机会点⑤。
净现值的期望值:(2112×0.7×1513.6×0.3)×(P/A,2%,5)-4600=(2112×0.7+1513.6×0.3)×4.713-4600=4507.78万元
等额年金:4507.78×(A/P,2%,5)=4507.78×1/(P/A,2%,5)=956.46万元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B方案在一期开发高层住宅销路差的情况下,二期应改为开发多层住宅。
根据计算结果,应采用B方案,即一期先开发高层住宅,在销路好的情况下,二期继续开发高层住宅,在销路差的情况下,二期改为开发多层住宅。
B:加大股本
C:确定投资项目
D:进一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E:确定融资方案
投资项目管理师历年真题5卷 第5卷
某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签订合同,由于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内容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因此双方在该工程合同条款中作出如下约定:
(1)由于本工程图纸设计内容不够完善,承包范围内的工程量还难以确定,为了使该工程能尽快开工,双方商定拟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暂定合同价款),以避免双方承担过大的风险。
(2)在合同专用条款甲方责任中约定,在工程开工前3天完成场地平整,临时水电引接到红线以内。但是在约定的开工日期,甲方未按约定提供施工现场,乙方根据具体情况向甲方提出延期开工申请,甲方同意了乙方的要求。
【问题】
1.本案例中甲方和乙方选择可调价格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2.本案例中,甲方未按约定提供施工现场,是否应对乙方延期开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相关费用损失给予补偿?
1.该工程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形式是恰当的,因为该工程图纸设计内容不够完善,承包范围内的工程量难以确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为了使甲乙双方能合理分担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所以应该订立可调价格合同。
2.如果乙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甲方提出索赔要求的话,甲方应对乙方延期开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相关费用损失给予补偿,因为延期开工不是乙方违约造成的,而是由于甲方未按约定及时提供施工现场造成的。
某市政府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以提高该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该市政府委托某咨询机构负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该咨询机构提出A、B两个方案,并测算了它们的财务净现金流量,见表12-16。
在项目经济分析中,甲咨询工程师认为该项目经济费用主要包括项目投资、运营费用、企业所得税、国内利息支出等;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费收入、环境改善、促进当地就业等。在项目社会评价中,乙咨询工程师认为该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居民是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
最后经测算,A方案经济净现值小于零,B方案经济净现值大于零。
问题
1.计算A、B两个方案的财务净现值,判断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财务基准收益率取6%)。
2.甲咨询工程师识别的经济费用和经济效益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3.该项目的社会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乙咨询工程师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基于上述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结果,咨询工程师应推荐哪个方案?说明理由。
1.A方案的财务净现值:
FNPA(A)=[-42000(P/F,6%,1)+4000(P/F,6%,2)+5000(P/F,6%,3)+6600(P/A,6%,7)(P/F,6%,3)]万元=-929.86万元。
B方案的财务净现值:
FNPA(B)=[-36000(P/F,6%,1)+3000(P/F,6%,2)+5000(P/F,6%,3)+5600(P/A,6%,7)(P/F,6%,3)]万元=-846.56万元。
由于A、B两方案的财务净现值均小于零,表明该项目在财务上不可行。
2.甲咨询工程师识别的经济费用中不正确的是:企业所得税、国内利息,属于转移支付。
甲咨询工程师识别的经济效益中不正确的是:环境改善、促进当地就业。
3.该项目的社会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
乙咨询工程师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由于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预测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因此当地居民作为项目的主要受益人群,需要分析其对项目的态度以及参与的程度及受益面的大小。
4.基于上述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结果,咨询工程师应推荐B方案。理由:财务分析中A、B方案财务净现值均小于零,说明该项目在财务上不可行,但由于经济分析中,A方案经济净现值小于零,B方案经济净现值大于零,说明在国民经济评价中B方案可行,考虑污水处理厂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急需的项目,如果国民经济分析合理,财务分析不可行,可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方面的建议,调整项目的财务条件,使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B:调整经济结构
C:转让资本
D:赋予股票价格
E:转化资本
B:周期性
C:双向性
D:复杂性
B:国债回购交易
C:国债期货交易
D:国债衍生交易
B:外企融资
C:固定资产投资
D:国债投资
E:流动资产投资
B:项目申请制
C:项目审核制
D:项目核准制
E:项目备案制
B:基础设施系统
C:评价系统
D:公共事业系统
E:争议处理系统
B:建设单位
C:工程监理单位
D:工程施工单位

上一篇:投资项目管理师真题下载5卷
下一篇:投资项目管理师模拟试题7章